一渠碧水润北方
我曾親眼見過兩個原本關係不錯的朋友因為事業上的衝突變成仇人,從此老死不相往來,這真的是非常遺憾的事情。
NFC這個技術在應用上有幾個有趣的性質: 高度指向性:近場通訊感應需要用戶主動觸發整個情境。這個功能能讓新的蘋果裝置具有感應信用卡收費的能力,做到了過往只有專業硬體才能做到的事情。
文:黃奕翔 蘋果於2022年初突然宣布開發Tap To Pay技術,這讓手機在未來不只能當信用卡還能當刷卡機。日常頻繁被使用但卻不易察覺協議的存在,對一個通訊技術來說代表它是成功的。高度整合性:作為不需要電池的設備,可以很好的整合進實體物品。可以做到哪些事情呢?撥打電話、發送簡訊及跳轉網頁等行為都能輕易地完成。延伸閱讀 一次搞懂各種數位支付概念,別再將「行動支付、電子支付、第三方支付」混為一談 歐盟指控蘋果NFC晶片技術讓Apple Pay佔上風,恐涉壟斷面臨274億美元巨額罰款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過往如QR code等介面往往會破壞外觀。從桌機到筆記型電腦,再從筆記型電腦到智慧型手機以及現在各式的物聯網設備。根據1959年的《南極條約》(Antarctic Treaty),同意在南極大陸上的活動只能有科學研究這類的「和平目的」,不得進行軍事行為。
新站點的衛星地面站不僅有利於中國科研,也可能增強解放軍的監控能力。文:德國之聲中文網(綜合報導)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週二(4月18日)發佈報告,以「冰凍的疆界」(Frozen Frontiers)為題,探討中國透過極地的探勘與考察,「提升中國對極區事務的話語權」,也有利於促進中國「更廣泛的戰略與軍事利益」。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經《德國之聲》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冰與油之歌:北極航線、漁業與能源爭奪戰 加拿大軍方發現中國在北極進行監視活動,加外長:中國是個越來越具破壞性的力量 如何低成本恢復南、北極海冰覆蓋面積?科學家計畫於平流層釋放「二氧化硫」 澳洲中止在南極興建2.7公里飛機跑道計畫,遭批評是應對中國擴張影響力的失策之舉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根據1959年的《南極條約》(Antarctic Treaty),同意在南極大陸上的活動只能有科學研究這類的「和平目的」,不得進行軍事行為。
隨著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北極冰層持續融化,對全球構成嚴峻挑戰。此外,新站點還會設置碼頭,供中國的破冰船「雪龍號」停泊。《路透社》則引述美國國防部去(2022)年的報告,稱中國在南極建立新站的目的,可能是希望未來在南極能爭取到自然資源和海上通道的權利,並強化解放軍的實力。中國的新站點距麥克默多站約320公里。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綜合報導)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週二(4月18日)發佈報告,以「冰凍的疆界」(Frozen Frontiers)為題,探討中國透過極地的探勘與考察,「提升中國對極區事務的話語權」,也有利於促進中國「更廣泛的戰略與軍事利益」。從今(2023)年1月的衛星圖像更可以看到,該工程出現了「重大進展」,已建造出新的支持設施、臨時建物、直升機坪,研究基地的主要大樓也已打好地基。新站點的衛星地面站不僅有利於中國科研,也可能增強解放軍的監控能力。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針對極地考察站將用於間諜行為的指控,中國予以否認。這個新的站點位於羅斯海(Ross Sea)附近的難言島(Inexpressible Island),估計2024年可以完工。
The latest issue in the CSIS Hidden Reach series examines how China can leverage its growing footprint in the Arctic and Antarctica to advance its strategic and military interests in the worlds most remote frontiers. Learn more:https://t.co/wr1pOIvlYu pic.twitter.com/Js67iHk0sd — CSIS (@CSIS) April 18, 2023 南極新站點可攔截他國通訊 據《路透社》報導,中國在南極的第5個科學考察站自2018年便開始建設,但一直到最近都沒有太多工程進展。不過,對中國政府來說,北京融冰能創造出海上新航道,也將在貿易、資源探勘方面帶來新的機會。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整座站點佔地5000平方公尺,將配有一個衛星地面站,能幫助中國「填補缺口」,進一步在南極大陸上擴張。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它所處的位置,讓中國可以蒐集澳洲、紐西蘭上空的信號情報,以及澳洲阿納姆航天中心(Arnhem Space Centre)火箭發射的遙測數據。儘管如此,中國在北極拓展也面臨來自美國的阻礙。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不過,中國的發展步調更快。在選項不多的情況下,中國選擇俄羅斯為戰略夥伴,與西方競逐在北極的地緣政治地位。
根據CSIS的報告,中國持續建造極地觀測衛星,而新站點不僅能提供追蹤與通訊能力,其設備還可以「同時用來攔截其他國家的衛星通訊」。本文經《德國之聲》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冰與油之歌:北極航線、漁業與能源爭奪戰 加拿大軍方發現中國在北極進行監視活動,加外長:中國是個越來越具破壞性的力量 如何低成本恢復南、北極海冰覆蓋面積?科學家計畫於平流層釋放「二氧化硫」 澳洲中止在南極興建2.7公里飛機跑道計畫,遭批評是應對中國擴張影響力的失策之舉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中國也是該條約的簽署國之一。《德新社》指出,中國雖然未在南極附近主張任何領土的主權,卻一直在拓展探勘範圍。
南極大陸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中國展現出對南極的經濟與軍事野心,也引發西方疑慮國發會預估電動機車可帶動民間投資約375億元,創造約9000億元產值,這一點在鄭文燦副院長致詞時被重申,認為電動機車有望成為下一個「兆元產業」。延伸閱讀 電動機車購買意向民調:提供新購補助仍是最直接有效的政策方針、九成民眾支持企業「運具電動化」 全世界爭相投入電動機車發展,政府可以為台灣的產業鏈做些什麼? 「油車、電車開八年碳足跡相同」已被證實是不實訊息,誰在刻意誤導?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指出,燃油運具的使用成本不只是消費者購車及油價的成本,真實外部成本,還必須考量能源消費對人和環境造成的損害,例如全球暖化、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影響等。
再進一步思考,現階段電動機車的數量偏少,然而在車廠的努力之下,自2021年起,依照經濟部的官方統計數據,電動機車平均出廠車價已低於燃油機車,但部分民眾仍認為電動機車使用成本高於燃油機車。原因就出在油車與電車在碳排、空污等環境外部成本截然不同,但這些成本目前都沒有被反應在燃油機車的購車與使用費用上。
結語 正如行政院能減辦副執行長林子倫在座談時提到,在交通減碳的工作上,有別於世界各國談運具電動化,多以汽車作為主要角色,台灣特殊的用路文化將凸顯出電動機車所扮演的角色,對全世界而言將是示範性作法。本次的論壇與會貴賓從使用者日常生活中機車使用的習慣,到城市的治理,再到整個國家社會的轉型,從各個不同的層面都討論了電動機車的作用,也可以看出電動機車是能與人民的生活切合,卻又同時帶動國家產業的重要角色,也希望政府能盡快落實相關政策,加速淨零的腳步。
事實上,這是忽略了使用燃油機車所導致的外部成本。電動機車帶來的可能性,不僅是在上下游產業鏈間創造的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其「智慧化」的特質,當電動機車結合物聯網、5G、雲端運算、大數據等智慧應用技術,將更有效的協助交通規劃,尤其對本次論壇的主軸「城市」而言,透過前述技術與運具的串連,掌握城市人民日常移動的軌跡與情形,也能讓決策者更容易了解城市的交通狀況,進而作出更精準的決策。
台灣正處於「油電銜接」的轉折點,雖然目前已經有多家機車廠商投入機車電動化,整體電動機車的存量仍然不足。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Photo Credit: 中央社 姜家煒提到,Gogoro致力與各界合作,在城市的合作上,以雲林縣政府為例,為了改善雲林空氣品質、推廣綠色運具,建立低碳智慧城市,因此導入GoShare供民眾做為副大眾運輸系統,不僅可提供在地交通服務,亦可協助推動在地文化觀光產業活化升級,在滿足多元移動場景的同時,更有效減輕環境負擔。縣市首長的立論與Gogoro台灣總經理姜家煒在座談時所分享的,電動機車是淨零轉型的「Fast Pass」(快速通關工具)相契合。
因此,鄭文燦副院長提出要補貼民眾電池使用資費的方案,正好可以降低民眾日常使用電動機車的成本,透過較正面鼓勵的方式,逐步改變民眾生活的習慣。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與《天下雜誌》於4月11日共同舉辦「未來城市 淨零轉動」台灣城市淨零治理論壇。
這段話,在會後引起產業界的正面回響,以下我們探討為何降低電動機車使用成本是重要的作法。以2015年來估算,台灣因為使用燃油運具,每一年的外部成本超過125億美元(約3750億台幣),意即每位民眾每年平均需花費額外的1.6萬元來補貼燃油運具的使用。
本次論壇特別邀請行政院鄭文燦副院長出席致詞,副院長也首度拋出政府考慮補貼電動機車的電池資費,提升民眾使用電動機車的意願,加速電動機車產業成長。新竹市長高虹安也提到,竹市府已陸續擴大老舊機車汰換電動機車補助,以及營造便捷的充換電友善環境,也可以發現就地方政府而言,推動電動機車來加速交通減碳是一項重要的做法。
「小礼物走一走?雪碧可乐来一罐!」
还没有人赞赏,支持一下吧
哇~真是太棒了